
2023 年起,住建部将每年 5 月的第 4 周定为 "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 ",今年的宣传周时间为 5 月 22 日至 28 日,宣传主题是 " 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
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我国将力争在今年年底前使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 90% 以上,2025 年底前基本实现全覆盖。广大志愿者热心公益、服务群众,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积极贡献力量。
锤炼 "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 的真心,践行 " 人民至上 " 的精神。从 " 扔进一个筐 " 到 " 细分四个桶 ",从 " 新时尚 " 到 " 好习惯 ",垃圾分类这件 " 关键小事 " 背后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截至 2022 年底,297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平均覆盖率达到 82.5%,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全社会人人动手,始终围绕以人为本,汇聚更多群众的志愿服务力量,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携手垃圾分类活动、奉献爱心力量,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一起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守护更多人的健康生活。
永葆 " 大道至简,行稳致远 " 的恒心,践行 " 爱护环境 " 的精神。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我们始终秉持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的理念,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垃圾分类工作,增强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意识,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家园。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使垃圾资源化,这是化腐朽为神奇,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新时代新青年,奋勇担当、主动作为,尽己所能地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既减少焚烧污染,又省下土地,还能变废为宝;同时,做好爱护环境宣传工作,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广阔事业中来。
蕴养 " 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 的爱心,践行 " 志愿服务 " 的精神。因 " 志 " 而行,参与垃圾分类,用点滴行动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因 " 愿 " 而动,参与志愿服务,用善行善举为社会汇聚爱的光芒。广东惠州形成了人人争当志愿者、处处都有志愿服务的生动局面;吉林全省农村开展 " 邻里守望 " 志愿服务活动;浙江宁波加强社区志愿服务,开展关爱困难群体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新青年的使命与担当,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自觉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投身于垃圾分类工作,用知识、爱心和热情服务群众,帮助其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垃圾分类小技巧,让生活更有温度、让发展更有质感、让群众更加幸福,用仁爱谱写了一曲曲新时代的志愿服务之歌。
画笔描绘锦绣图,垃圾分类拓新篇。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响应党和人民的号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成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