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还没有全部官宣入夏,夏天的主角——副热带高压就要登场了。受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影响,暖湿气流又将发起 " 反攻 ",下半周天气总基调是多阴雨,其中 26 日夜里 -27 日降水较强,全省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中雨,局部大到暴雨。降水的同时,气温也呈现上扬态势,28 日最高温 30~33 ℃,加上空气湿度大,闷热感明显。此轮升温也将加速江苏全面入夏进程。

最后的春日,暖湿气流发起 " 反攻 "
虽然入夏已箭在弦上,但冷空气还是不时打压气温,给凉爽 " 客串 " 的机会。 24 日凌晨,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再次带来降温和湿冷体感。早上出门,穿了短袖的被冻得起鸡皮疙瘩,穿了薄外套的在户外大风中还有些瑟瑟发抖。白天随着冷空气南下,阵雨渐止,同时南京气温也步入了近期少有的低谷,最高气温只有 20 ℃左右,并伴有 4 到 5 级偏北风,体感湿冷。
很多小伙伴感叹,最近的天气着实有些魔幻,在向夏天冲刺的路上忽高忽低,动辄 10 ℃上下的降幅,令人应接不暇。江苏气象说,最近这两天气温起起伏伏,23 日全省最高气温一度往 30 ℃线冲刺,而 24 日又齐刷刷地回落,下午 2 点全省大部分地区气温在 18~23 ℃之间,相较 23 日同一时间有 4~5 ℃左右的下降。
不过,下半周天气又将上演 " 变脸 "。短暂的湿冷过后,25 日起暖湿气流将发起 " 反攻 ",本周剩下的日子,会充斥着潮湿闷热。
副高 " 挪窝 ",26 日夜起阴雨主场
接下来,天气总的基调是多阴雨。"24 日夜里到 25 日一整天,大部分地区多云,淮北地区有一点小雨,26 日开始有一次比较明显降水的过程。" 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静介绍,目前来看这轮降水会一直持续至 29 日,29 日雨带南压降水渐渐止步。由于雨带南北摆动,具体降水情况要看临近预报。
具体来看,5 月 24 日 20 时至 5 月 25 日 20 时淮北地区多云转阴有时有小雨,其他地区多云。5 月 25 日 20 时至 5 月 26 日 20 时淮北地区阴有时有小雨,其他地区多云转阴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5 月 26 日 20 时至 5 月 27 日 20 时全省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中雨,局部大到暴雨。另外,需要关注的是 27 日大风天气,受地面倒槽影响,届时全省东南风 4 级左右逐渐增大到 5 级阵风 6-7 级,有雷雨地区雷雨时短时阵风 8-9 级。
这波降水背后是 25 日开始副热带高压的明显西伸北抬,这也是今年以来副高最北的位置。" 副高代表着暖湿气流,暖湿气流活跃后,降水就会增多。另外,副高南侧有今年第 2 号台风 " 玛娃 ",台风的强弱也会影响副高在江苏的位置,副高的位置也会造成雨带的南北摆动。" 张静表示,目前来看," 玛娃 " 近五天对我国没有直接影响,但其会影响大气环流,这也增加了预报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大家记得关注临近短时预报。
气温总体回升,"3" 字头慢慢上线
降水虽然不断,但由于没有明显冷空气影响,气温是总体回升态势,期间受降水影响还会有起伏。
具体来看,25 日最高温度 25~28 ℃;26 日白天降水不明显,最高温度 27~30 ℃;27 日降水明显,最高温又会回落 2~3 ℃;28 日白天降水不明显,最高温目前预报是在 30~33 ℃之间。不仅是最高气温稳定在 25 ℃ +,最低气温也向 "2" 字头进军。26 日全省最低气温 18~19 ℃,27 日最低气温就来到 "2" 字头,其中淮北地区 20~21 ℃,其他地区 22 ℃左右。
除了气温上升,由于降水增多,最近湿度不会小,体感不会太舒服。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勤补充水分。
南京气象说,最新预报显示,从 25 日开始副热带高压将发力北抬,其北界将从华南沿海抬升至江南一带,配合来自孟加拉湾与南海的暖湿气流,南京也将迎来一段回温多雨的天气。未来三天,受暖湿气流增强影响,南京气温将迅速回升至 28 ℃上下,周末更是有望创新高,距离 35 ℃高温可能只有一步之遥。
伴随着这轮升温,江苏冲刺全面入夏
那么,这轮升温将加速江苏入夏进程吗?张静表示,入夏主要看五日滑动平均气温,由于没有明显冷空气,虽然受降水影响温度有波动,但目前来看,未来七天大部分时间平均气温都超过了 22 ℃。还没有官宣入夏的城市,入夏也就在近期了。另外,江苏常年入夏时间也在 5 月中下旬到 6 月上旬。不过,入夏需要看滑动平均气温,需要等气候部门监测实况过后确认后发布,具体入夏时间仍需要等待气象部门官宣。

据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气候季节划分》规定:基于当年气温序列计算 5 天滑动平均气温构成滑动平均气温序列,当滑动平均气温序列连续 5 天大于或等于 22 ℃,则以其所对应的当年气温序列中第一个大于或等于 22 ℃的日期作为夏季起始日。
现代快报记者统计发现,目前江苏已有 5 座城市官宣入夏,宿迁、常州、苏州、无锡于 5 月 13 日入夏,镇江 5 月 14 日入夏,以上城市入夏时间均较常年同期偏早一些。多地入夏偏早,是否意味着今夏会很热?根据江苏省气候中心此前预测,在出梅后江苏还会出现阶段性高温伏旱天气过程,不过,今夏高温热浪程度预计弱于 2022 年。
现代快报 + 记者 徐红艳 / 文 徐洋 /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