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西固区金沟乡从推进 " 三抓三促 " 行动着手,着力打通为民服务 " 最后一公里 ",以 " 小庭院 " 议事模式延伸乡村治理神经末梢。在没有会议室,不搞讲话稿的前提下,通过 " 小庭院 " 议事,依托小区党员阵地模式,采取 " 板凳会议 "" 随机会议 " 的形式,积极采集群众意见并反馈到村干部手中,让村民参与到 " 家门口 " 息息相关的事情中,形成了党建引领、村民自治、广开言路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唱响为民 " 服务曲 ",共同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 小庭院 " 村民议事
让为民服务提档升级
金沟乡以点带面,全力推广 " 小庭院 " 议事制度,议事不限时间不限地点不限主题,由村民自发选择在社长、党员或群众小院内,以 " 平起平坐 " 的沟通交流方式,打破台上台下的隔阂。提着板凳即来,变 " 定点开 " 为 " 灵活开 ",拉近与群众距离,到群众门前院内问需于民,着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73 岁的村民陈秀英肢体 2 级残疾,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白内障等疾病,由于行动不便,老人希望村里能为她提供取药和报销医药费的帮助。在 " 小庭院 " 议事会上,老人的心愿被记录下来,不久村里的 " 家庭医生 " 就上门解决了老人的这块 " 心病 "。今年以来,全乡共收集老百姓买药看病、农险理赔、医疗养老、村容村貌等各方面的需求意见建议 40 多件,乡村两级干部逐一认领并限期予以解决。
" 小庭院 " 矛盾调解
让乡村治理更加有效
金沟乡坚持矛盾纠纷全方位开展摸排工作。一方面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将矛盾纠纷排查收集作为网格员重点工作内容,及时密织矛盾纠纷 " 排查网 ";另一方面开展大走访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走访,与群众耐心交流,密切关注纠纷倾向和矛盾焦点,构建多元化调解格局,注重 " 情 "" 理 "" 法 " 并施兼用,切实推动矛盾纠纷排查一起、化解一起。
小金沟村村民王建军、牟相雄两家田地间发生多起蔬菜水果被偷事件,相互猜忌,从而发生矛盾纠纷。村委会听说后,主动安排矛盾调解员到两人家里了解情况,发现事情的原委是两家小孩玩闹所导致后,村委会矛盾调解员主动召集两家人,把板凳搬到牟相雄家门口,让两家人把话往开说,你一言、我一语,经过调解引导,最后两家互相理解、握手言和。
" 小庭院 " 直播阵地
助力产业发展信心足
" 家人们,现在我在小金沟村王延明家中,他家的杏子又大又甜,还剩 2000 斤左右,6 元一斤 5 斤一箱,兰州本地免费送货 ……" 正在进行直播的正是金沟乡小金沟村党支部书记牟业琼,他个人的几个短视频平台粉丝加起来不少,于是他便经常使用自己 " 网红 " 新农人的身份,帮助村民直播带货,地点多数在村民自家院子里。
2022 年 5 月,小金沟村 " 两委 " 班子在退休老村主任王学刚家中交流,商讨该怎么发展村集体经济,其中村干部石玉娟建议做花馍生产项目。这个建议得到村 " 两委 " 干部一致赞同后,议定方案上报乡政府,并多方协调投资 50 万元实施 " 金沟乡小金沟村花馍无尘生产车间建设项目 ",将老村委会办公用房改扩建为花馍无尘生产车间 1 座;改建库房、办公室、更衣室、门头共计 4 处 210 平方米;改扩建外围形象墙 4 处;建设旧式样灶台、消毒通道及上下水等基础设施 3 处、购置安装花馍加工设备 1 套。车间工作人员主要从本村务农中年妇女中聘请,项目主要用于制作农村地区婚丧嫁娶的花馍,目前车间已完工。
" 小庭院 " 读书分享
涵养文明乡风家风
连日来,在金沟乡的不同村落都能见到这样的一支 " 巾帼宣讲队 ",他们正是由通过小庭院议事推选出来的妇女代表组成的。她们深入田间地头、美丽庭院开展宣讲,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而在宣讲中," 巾帼宣讲员 " 还以领读加讨论的形式,召集大家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相关正能量的学习内容。
宣讲学习进行了一段时间后,还组织了读书分享会。大家结合自身实际,讲述着本村发生的可喜变化以及对今后幸福生活的憧憬等内容。据悉,今年以来金沟乡累计开展庭院宣讲、田间宣讲、微家宣讲等各类小微宣讲 20 余次,同时,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等多种新媒体平台进行推送,真正让党的 " 好声音 " 飞入寻常百姓家。
采访最后,西固区金沟乡党委书记郜佐鹏对记者说道,接下来金沟乡将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更好地开展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用 " 乡音 " 传 " 乡亲 ",把书面语变成家常话,与群众围坐一起,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让群众到 " 庭院 " 畅所欲言,乡党委将努力把每件实事办到村民的心坎里。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 娜
一审丨编辑 王璇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汪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