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的酿酒文明,让一粒粮变成一滴酒,大地的宽厚、水土的风华、粮食的芬芳、岁月的从容都蕴藏在这滴酒中。柳林酒,以时间为见证的酿造,让每一滴都摄人心魄。从周秦时期的“秦酓”,“秦州春酒”,到唐代的“柳林酒”,宋代的“橐泉酒”,再到今天的柳林酒,一杯酒里蕴含的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是流金岁月的沉淀,是酿酒技艺的匠心,是为世界酿一杯好酒的初心。
作为有着三千年历史底蕴的凤香型白酒柳林酒,穿越时光的隧道,得以完整的保存、发展、流传至今。在新时期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这背后折射出的丰厚的文化、科学、经济价值,值得我们去深究。
文化价值表达 致敬岁月沉淀
柳林酒的传统酿造技艺是宝鸡凤翔区域的历史文化的直接体现,它代表了渭河流域的特色风土人情,是陕酒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酒文化的宝贵遗产之一,也是周秦文化的“活化石”!

宝鸡凤翔区位地形示意图
柳林酒地处宝鸡西部的凤翔区,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天下第一等的良田”,在《尚书》中就有“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的记载。这里地域辽阔,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土层深厚,水质甘美,物产丰富,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赞这里为“天府之国”“四塞之国”。同时,这里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西周时为召公奭采邑。后周平王东迁洛阳,秦襄公护送有功,赐西岐之地,这里逐渐成为秦人的活动中心。

凤翔区柳林镇
而早在周秦时期,这里就已经出现了柳林酒的身影,1927年,出土于宝鸡的青铜器——周公东征方鼎上首次出现了“秦酓”二字。这杯产自于秦地,为秦人所酿造的凤香美酒被看做是柳林酒最早的文字记录,同时也证明了“秦酓”在周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此外,《清华简·耆夜》中也记叙了武王八年在文王宗庙举行“饮至”典礼,君臣共饮柳林美酒的故事。
作为周秦王朝发祥地,宝鸡境内文物资源丰富,其中以青铜酒器为最多,现已陆续出土毛公鼎、大盂鼎、西周兽面纹盉、何尊、夔纹禁、妣已觚等五万余件青铜酒器,被誉为“青铜器之乡”。这些琳琅满目的青铜酒器都足以说明当时整个社会的饮酒风气之盛。此外,在记叙周人生活场景的《诗经》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周人善饮的场景。

及至秦穆公时期,这里是最大的诸侯国都城,“穆公赐酒”、“投河劳师”的典故更是让柳林酒深入人心。后柳林酒更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远销西域诸国。
到唐宋时期,裴行俭、苏轼等人更是将这一杯凤香佳酿视为珍宝,遂有“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花开酒美曷不醉,来看南山冷翠微”之叹!其中,苏轼除了喜爱柳林美酒,更是为了将柳林美酒发扬光大,于是提出“官榷于民”的主张,极大的振兴了凤翔酒业!

凤翔区裴行俭雕像
明清时期,时称“凤翔烧酒”的柳林酒更是不负众望,香飘世界,南洋劝业赛会金质奖、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中华国货展览会金质奖,柳林酒用品质和独特风味征服世人味蕾。2018年以后,柳林酒在董事长付小铜的带领下更是成为陕酒振兴的代表企业之一。
从秦饮到柳林酒,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杯凤香佳酿正以一种“液态文化”来诠释陕酒的魅力。柳林酒对三千年古法酿酒技艺的传承,对酒海储酒技艺的传承,对传统凤香的坚持,无一不是凤翔这个区域厚重历史与酿酒文化的交汇与融合,这些也形成了柳林酒独特的文化特征,有着很明显的周秦地域文化烙印。
科学价值表达 致敬经典传承
酿酒本身就是一门科学!古代工匠的酿酒实践为后世酿酒总结了经验。北魏时期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就总结了包含秦州春酒在内的多种制曲方法。
在《齐民要术》卷七“笨曲并酒第六十六”中就详细记叙了制曲的时间,要掌握的火候,磨碎的程度,踩曲的要求,看曲的技术,制春酒的配料,对卫生条件的要求等等,把“秦州春曲酒”的酿制过程描述得至为详实。而这些酿酒技艺就被奉为圭臬,成为指导后世酿酒技艺的教科书。

《齐民要术》系列丛书影印件
而柳林酒的酿造正是沿用了传承千年的“秦州春酒制曲”的相关方法,所用酒曲同为大曲,在三千年无断代传承工艺基础上大胆创新,在原粮的选择上,以优质大麦、小麦及豌豆为原料,保证颗粒饱满、无霉变,经粉碎加水拌料,踩压成砖块状的曲坯,然后在一定温度、湿度下培养而成。同时,在酿曲原粮选择上也有很大的创新,比如加入大麦、豌豆等原料,既控制了曲醅的淀粉浓度,也解决了不易成型的问题。此外,在原料磨碎的程度,踩曲的要求,看曲的技术,作酒的配料,对卫生条件的要求等等方面,柳林酒依然与“秦州春酒制曲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陕西柳林酒业集团现代化制曲曲房
在“秦州春酒制曲法”的技艺传承下,柳林酒形成了重视科学、重视人才的氛围。科技成果也不断翻新,柳林酒的工艺也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在传承古法的基础上由原来单纯使用凤香型大曲独创出将凤香型大曲和纯小麦中高温增香平板大曲按照特定比例混合使用进行酿酒生产。同时独创出19985123工艺,再加上固态泥土窖发酵、“热拥法”生产、混蒸混烧取酒,中温馏酒、偏高温入池,固态续发酵、量顶摘酒等多项核心工艺工法,使得柳林酒有了入口更爽净、口感更醇厚、回味更悠长的独特风味。

陕西柳林酒业集团获得首张“纯粮固态白酒认证”证书
此外,由陕西柳林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基于感官与风味双导向的凤香型白酒创新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成果水平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陕西柳林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获得了北京联食认证服务有限公司发放的首张“纯粮固态白酒认证”证书,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都是公司多年来坚持传统酿造技艺,重视科技创新,持续提升产品质量、落实社会责任的体现。
经济价值表达 致敬陕酒振兴
一杯凤香柳林,三千年来酒韵不绝,这背后是对周秦文化的致敬,是对酿酒技艺的传承,更对一方经济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柳林酒从诞生之日起,就是让人喜爱的国宴御酒。经过千年的发展,到唐宋时期,特别是苏轼在凤翔仕宦的三年中,柳林酒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凤翔区苏轼雕塑
在凤翔任职期间,苏轼明确上书皇帝,主张要把“官榷尽以予民”,即由官卖转给民卖,让利于民。同时,为了解决国家税收问题,他建议国家通过场、务机构,征收各种税率,即“失之于酒课,偿之于税缗”。这样改革的结果,不但调动了酿酒商人的积极性,使凤翔酒业大振,而且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收入。据记载,凤翔区域的“酒税收入在天下诸州酒税定额中占居第三位”,凤翔也成为全国著名的酒乡。到了明清时期,蒸馏技术被用在酿酒上,凤翔酿酒作坊蓬勃兴起,整个区域“烧坊遍地,满城飘香”,凤香型白酒产业也迎来了短暂的黄金发展期。
时至今日,这杯传承三千年的凤香柳林酒同样为陕酒振兴、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1974年柳林公社酒厂的正式建厂,到2018年柳林酒业易主到秦煤集团旗下,柳林酒品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奋进的柳林酒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陕西柳林酒业集团办公楼
从2019年开始,陕西柳林酒业集团实施了占地2250亩,投资60亿元的提质技改及工业旅游项目,目前一期已经建成投产,二期正在有序推进中。预计未来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基酒5万吨,储存能力30万吨。预计实现年销售额100-150亿元,增加地方税收45亿元以上,解决就业人员4000余人!

陕西柳林酒业集团提质技改及工业旅游项目
同时,站在文化旅游的角度,未来,柳林酒力争用5-10年时间,把柳林酒业集团建设成集传统酿造与酒技术研发、酒文化传播交流、酿酒生产体验、白酒品鉴收藏、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百年生态酒企,为当地经济发展助力!
作为凤香白酒正统之源的柳林酒,正在董事长付小铜的引领下砥砺奋发,立志做大做强柳林酒业,恢复柳林酒应有的历史文化地位,并不断把柳林酒酿酒技艺传承发扬光大,为振兴陕酒、助力百亿凤香酒城建设,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